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InCl3·5H2O和SnCl4·5H2O为原料,以NH3·H2O作共沉淀剂,采用表面活性剂及有机脱水的方法防团聚,制备了纳米掺锡氧化铟(ITO)粉体,并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测定、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等对制得的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球形ITO粉体分散性好、粒度均匀,具有单相立方In2O3晶体结构,其平均粒径约40 nm,在714~3333 cm-1范围内对红外光的平均透过率小于5%,是一种优良的红外吸收材料.
推荐文章
氧化铟纳米粉制备及表征研究
氧化铟
纳米粉
液相沉淀法
掺氟氧化锡纳米粉体的制备
氧化锡
导电材料
用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掺锡钛酸钡纳米粉体
液相沉淀
快速高强度机械混合
掺锡钛酸钡
锑掺杂氧化锡纳米粉体的制备研究
锑掺杂氧化锡
乙酸异戊酯
纳米粉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掺锡氧化铟纳米粉体的制备及表征
来源期刊 化学与生物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ITO 液相化学共沉淀 纳米粉体 表征
年,卷(期) 2009,(11)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2
页数 3页 分类号 TF123.7
字数 21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425.2009.1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建华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146 1811 22.0 33.0
2 刘永刚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36 215 9.0 13.0
3 聂福德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102 1186 20.0 26.0
4 廖宏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24 99 7.0 9.0
5 蒋跃强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6 28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ITO
液相化学共沉淀
纳米粉体
表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与生物工程
月刊
1672-5425
42-1710/TQ
大16开
武汉市关山大道330号武汉工程大学研究设计院内
38-356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31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90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