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虚拟交叉配型在高致敏受者肾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1例高致敏患者监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水平,分析抗体特异性,指定可接受的HLA抗原错配,并把指定结果与供者的HLA分型比较,预测交叉配型结果(虚拟交叉配型,VXM).将VXM结果与术前T、B淋巴细胞交叉配型(TBXM)结果比较.[结果]41例(80.4%)患者VXM和TBXM结果一致;15例均为阳性,26例均为阴性(A组).10例患者结果不一致,VXM-/TBXM+4例;VXM+/TBXM-6例(B组).A、B组患者行肾移植术,A组1例发生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AHR);B组患者3例发生AHR;两组AHR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2).VXM阴性患者TBXM阴性的可能性为86.7%.[结论]应用VXM能够显著降低高致敏受者AHR发病率,在选择具有可接受错配的供肾时有实用价值.
推荐文章
提高致敏受者肾移植成功率的临床研究--附82例报告
肾替代治疗
肾移植
配型
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
交叉反应组配型
排斥反应
交叉反应组配型在高致敏受者肾移植术中的临床意义
高致敏受者
交叉反应组配型
肾移植
肾移植受者术前致敏状态对肾移植效果的影响——附1209例分析
肾移植
人类白细胞抗原
群体反应性抗体
致敏
急性排斥反应
肾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虚拟交叉配型在高致敏肾移植受者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肾移植 HIA抗体 虚拟交叉配型
年,卷(期) 2009,(z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6-19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99.2
字数 23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2-3554.2009.z2.05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傅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 25 108 6.0 9.0
2 陈立中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 103 377 10.0 14.0
3 王长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 148 453 9.0 12.0
4 何晓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 181 840 13.0 19.0
5 袁小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 11 20 3.0 4.0
6 刘龙山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 41 106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肾移植
HIA抗体
虚拟交叉配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双月刊
1672-3554
44-1575/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
46-14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4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23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