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在水体系中以醋酸镍为前驱体,聚乙二醇6000为修饰剂,水合肼为还原剂,氢氧化钠为pH调节剂,引入微波辐照,合成长1~3 μm、直径为30~50 nm的镍纳米线.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镍纳米线进行表征.将镍纳米线、球形纳米镍作为基础油液体石蜡(LP)添加剂添加到LP中,分别在UMT-Ⅱ摩擦磨损实验机和M-2000型环/块式摩擦磨损实验机上考察添加前、后LP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磨损表面形貌和表面膜元素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与基础油LP相比,添加纳米镍后的LP形成自修复膜,较大程度降低了摩擦系数,并获得较为平整的磨斑磨痕,显著改善LP的摩擦性能;与球形纳米镍相比,镍纳米线的添加可增加其改善LP润滑性能的程度.
推荐文章
金属镍催化钨纳米线的制备及其生长机理
纳米线
金属催化
生长机理
腐蚀条件对氧化铝纳米线制备的影响
AAO模板
氧化铝纳米线
腐蚀
铁钴合金纳米线有序阵列的制备及其磁性表征
多孔阳极氧化铝
纳米线阵列
电化学沉积
垂直磁各向异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镍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对液体石蜡摩擦学的改性
来源期刊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纳米线 化学还原法 微波 摩擦学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9-13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B383|O614.121
字数 30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833.2009.01.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晓农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44 2629 24.0 32.0
2 殷恒波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90 489 11.0 14.0
3 刘晓光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8 352 11.0 18.0
4 张锡凤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7 208 8.0 14.0
5 郝伟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4 18 3.0 4.0
6 严冲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18 2.0 3.0
7 曹智娟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线
化学还原法
微波
摩擦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双月刊
1671-6833
41-1339/T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36-23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1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8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