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世纪20年代李普曼在<新闻与自由>等论著中提到了现代人"与客观信息的隔绝"的问题,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的行为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映.日本的藤竹晓也认为,由于人们是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的,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环境,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拟态环境"就是本文所说的信息环境.
推荐文章
新闻场域变换背景下高校校报编辑出版转型研究
高校校报
新闻场域
发展优势
编辑出版转型
场域理论视角下我国新闻出版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实践研究
场域理论
社会责任
内容分析
新闻出版上市公司
协商与合作的场域: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小学体育课堂
建构主义理论
体育课堂教学
社会协商
互动合作
中小学
场域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知识建构
"场域-惯习"视域下的皖北篾器工艺分析
皖北篾器工艺
'场域'
'惯习'
创新场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闻场域视野下的信息环境建构
来源期刊 新闻记者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9,(7) 所属期刊栏目 探索经纬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0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平喜 38 106 7.0 8.0
2 吴闻莺 15 96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闻记者
月刊
1006-3277
31-1171/G2
16开
上海延安中路839号
4-371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7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333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