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基础教育研究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成为一种思考和探索教育问题的新方式,它突破了教学是反应和强化的观点,同时超越了学习是知识获得的观点:主张学习是一种知识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对知识的记忆和吸收;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学习是主体间的互动合作。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冯·格拉瑟斯菲尔德指出:“我们应该把知识与能力看作是个人建构自己经验的产物,教师的作用将不再是讲授‘事实’,而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在特定领域中建构自己的经验。”[1] 因此,要革新作为基础教育的传统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无疑会受到建构主义教育主张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理论中,“场域”是当代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一个社会学分析范畴。在布迪厄那里,“场域”指的是集特定的社会结构、习性、权力和具体的行动者之间的型构关系而形成的一种交往主体间性的关系状态。本文借用“场域”这一概念所要突出的正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关系,因为“根据场域概念进行的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的思考”。[2]
推荐文章
关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网络课程开发
建构主义
网络远程教育
网络课件开发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学英语情境教学
建构主义
中学英语
情境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基于本体论的智能CAI的研究
建构主义
智能CAI
本体论
知识组织
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
建构主义
虚拟环境
教学环境
教学主体
教学模式
教学评测
交互式学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协商与合作的场域: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小学体育课堂
来源期刊 基础教育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建构主义理论 体育课堂教学 社会协商 互动合作 中小学 场域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知识建构
年,卷(期) 2012,(9) 所属期刊栏目 教研园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6
页数 3页 分类号 G40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3275.2012.09.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立新 11 124 5.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建构主义理论
体育课堂教学
社会协商
互动合作
中小学
场域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知识建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基础教育研究
半月刊
1002-3275
45-1094/G4
16开
198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4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34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