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构建一种含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18型E6/E7融合基因痘苗病毒表达载体.方法:PCR扩增HPV16型、18型E6、E7基因,克隆到pSC-A载体中,通过定点突变方法,分别构建成含E6/E7融合基因的质粒,即pSC-A.HPV16 E6/E7和pSC-A-HPV18 mE6/E7,并将二者连接成载体pSC-A-HPV16 E6/E7-HPV18mE6/E(pSC-T,HPV16 E6/E7-HPV18mE6/E7:T),最后以痘苗病毒表达载体pJ38为转移载体,构建质粒pJ38-HPV16 E6/E7-HPV18mE6/E7(pJ38-T),对所有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结果:E6/E7融合基因成功克隆到pJ38上.结论:成功构建表达HPV E6/E7融合基因重组痘苗病毒载体,为研制宫颈癌治疗性疫苗奠定基础.
推荐文章
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病变中E6/E7 mRNA的表达水平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PV E6/E7 mRNA
支链DNA技术
HPV58型E7基因重组痘苗疫苗免疫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人乳头瘤病毒
转化活性
重组痘苗病毒疫苗
痘苗病毒转移载体pSC65-HPV18 E6、E7的构建及鉴定
人乳头瘤病毒
痘苗病毒
转移载体pSC65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HPV16、18型E6/E7融合基因痘苗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来源期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 基因克隆 定点突变 E6/E7融合基因 痘苗病毒表达载体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3-65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73
字数 44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965.2009.06.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体远 暨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1 104 4.0 10.0
2 邓金桂 暨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 4 1.0 2.0
3 孙业红 暨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6 54 3.0 6.0
4 陈富强 暨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 0 0.0 0.0
5 兰新平 暨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
基因克隆
定点突变
E6/E7融合基因
痘苗病毒表达载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双月刊
1000-9965
44-1282/N
16开
广州市石牌暨南大学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6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80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