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波生坦对实验性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逆转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低压低氧3周组,,低压低氧6周组,安慰剂组和波生坦组.除正常组外,其它组置于模拟海拔5 000 m高原的减压舱中,8 h/d,分别持续3周,6周.自4周起,安慰剂组和波生坦组大鼠在低压低氧前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波生坦灌胃.测定各组大鼠的肺血流动力学变化、右心室肥厚指数、肺系数;光镜观察直径小于100 μm肺动脉管壁厚度百分比和40~60 μm肺动脉的肌化度;分别测定血浆和肺组织中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的含量,肺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 波生坦显著降低了高原性PH大鼠的肺动脉压和右心室收缩压,逆转了肺动脉的重构.波生坦减少了肺组织中的ET-1的含量,增加肺组织中结构性NOS(cNOS)和总NOS的活力,升高了血浆和肺组织中NO的水平.结论 波生坦可逆转已形成的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肺组织中ET-1的含量、增加机体内cNOS和总NOS的活性、升高体内NO的水平有关.波生坦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推荐文章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药物预防的系统评价
高血压,肺性
高原病
药物疗法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地塞米松
波生坦
系统评价
miR-322对大鼠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高血压,肺性
高原病
疾病模型,动物
miR-322
apelin
伐地那非对模拟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作用
高血压,肺性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一氧化氮
内皮缩血管肽1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
伐地那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波生坦对实验性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的逆转作用
来源期刊 心脏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高原性 渡生坦 内皮素 一氧化氮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8-49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4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玉顺 94 831 17.0 23.0
2 朱妙章 104 830 16.0 23.0
3 刘海莲 4 13 2.0 3.0
4 王佳兴 4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肺动脉高压
高原性
渡生坦
内皮素
一氧化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心脏杂志
双月刊
1009-7236
61-1268/R
大16开
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52-131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6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86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