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双期扫描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注射18F-FDG后1 h及2 h行早期全身PET显像及局部感兴趣区延迟显像.测出每处淋巴结早期及延迟期最大标准摄取值SUVearly及SUVdelayed,并计算出每个病灶的滞留指数(RI).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比较SUVearly、SUVdelayed及RI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良恶性淋巴结的SUVearly分别为3.26±1.62及8.04±5.56 (P=0.000),SUVdelayed分别为3.93±2.11及9.82±6.29 (P=0.000),RI分别为19.1±22.5及24.8±18.8 (P=0.191).SUVearly、SUVdelayed和RI的临界值分别为4.3、 4.8及18时,对浅表淋巴结良恶性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1%、78%、63%, 特异性分别为87%、85%、46%, 准确性分别为78%、80%、57%.ROC分析显示SUVearly和SUVdelayed的诊断效能无明显差异(P=0.409),但均高于RI的诊断效能(P<0.001).结论 本研究条件下,18F-FDG PET双期扫描不能提高浅表淋巴结良恶性诊断的价值.
推荐文章
18F-FDG PET/CT检测妇科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妇科肿瘤
淋巴结转移
正电子发射断层与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脱氧葡萄糖
18F-FDG PET/CT对乳腺癌及其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乳腺肿瘤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18F-FDG PET/CT与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价值对比
18F-FDG PET/CT
CT
胃癌
淋巴结转移
宫颈癌远处淋巴结转移18F-FDG PET诊断价值的探讨
宫颈肿瘤
淋巴结转移
18F-FDG PET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8F-FDG PET双期扫描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来源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18F-FDG PET 浅表 淋巴结 双期扫描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7-52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8.1|R814.42
字数 35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173X.2009.03.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核医学科 123 538 13.0 18.0
2 苏鸣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核医学科 20 111 6.0 10.0
3 李芳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核医学科 14 87 5.0 9.0
4 田野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核医学科 19 64 3.0 7.0
5 杨晓川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核医学科 14 14 3.0 3.0
6 田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核医学科 31 158 7.0 11.0
7 范成中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核医学科 10 7 2.0 2.0
8 范秋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核医学科 3 9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18F-FDG
PET
浅表
淋巴结
双期扫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173X
51-1644/R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
62-72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5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