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摘要:
为了对结合面法向动态参数进行正确的理论计算,以分形接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结合面法向动态参数的理论分形模型,揭示了接触刚度和接触阻尼与作用在粗糙表面上的法向载荷、粗糙表面材料性能常数,以及分形参数等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结合面的实际接触面积仅占名义接触面积的一小部分,降低表面粗糙度或增加法向载荷都将增大实际接触面积;接触刚度和接触阻尼与分形参数之间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关系,而法向栽荷对接触刚度的影响较为明显,当栽荷增加时,刚度值也随之增大,但对接触阻尼的影响可以忽略.
推荐文章
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建立与仿真
结合面
法向接触刚度
分形模型
仿真
结合面法向接触阻尼及损耗因子三维分形模型
机械结构
结合面
三维分形理论
法向阻尼
损耗因子
基于分形理论的结合面法向接触阻尼与损耗因子模型
结合面
分形理论
法向阻尼
损耗因子
结合面切向接触等效黏性阻尼分形模型
机械结构
结合面
切向接触阻尼
损耗因子
分形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结合面法向动态参数的分形模型
来源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结合面 动态参数 接触刚度 接触阻尼 分形模型
年,卷(期) 2009,(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9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B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987X.2009.09.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天宁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95 990 17.0 28.0
2 尤晋闽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1 257 5.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9)
同被引文献  (109)
二级引证文献  (568)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4)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21)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46)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5(85)
  • 引证文献(16)
  • 二级引证文献(69)
2016(128)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114)
2017(122)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14)
2018(124)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113)
2019(8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83)
2020(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结合面
动态参数
接触刚度
接触阻尼
分形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月刊
0253-987X
61-1069/T
大16开
196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1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