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理论方法研究了二聚体HOX(X=F,Cl)分子间氢键,在B3LYP/6-31+G(d,p)、 B3LYP/6-311++G(d,p)、MP2/6-31+G(d,p)和MP2/6-311++G(d,p)水平上,利用标准方法和均衡校正方法对二聚体进行了几何优化、振动频率和相互作用能的计算.同时,利用电子密度拓扑分析和自然键轨道分析对红移氢键的本质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分子间O-H...O和O-H...X(X=F,Cl)氢键的形成使二聚体中O-H键伸长,伸缩振动频率减小,形成红移氢键.NBO分析表明,电荷转移效应占优势,因此形成O-H...O和O-H...X(F,Cl)红移氢键.
推荐文章
二聚体HX-ClF(X=F,Cl,Br)的结构及其双卤键X...Cl性质的理论研究
二聚体
双卤键X...Cl
氢键
相互作用能
电子相关效应
甲酰胺二聚体氢键结构性质的理论研究
甲酰胺二聚体
氢键
密度泛函理论
HNO二聚体蓝移氢键的理论研究
蓝移氢键
原子在分子中拓扑学分析
自然键轨道分析
电子密度重排效应
结构重组
四唑与水二聚体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物理化学
四唑-水二聚体
密度泛函理论
自然键轨道(NBO)
热力学性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HOX(X=F,Cl)二聚体红移氢键的理论研究
来源期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红移氢键 拓扑分析 自然键轨道分析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原子、分子结构与光谱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208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43
字数 36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364.2009.0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先燚 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36 191 7.0 12.0
2 崔执凤 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143 646 12.0 19.0
3 张培 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6 9 2.0 2.0
4 肖伟 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3 3 1.0 1.0
5 汪飞 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3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移氢键
拓扑分析
自然键轨道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双月刊
1000-0364
51-1199/O4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62-5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7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07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