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中性红为电化学探针,采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海棠叶提取产物根皮苷、根皮素与DNA的相互作用.在pH=4.1 的B-R缓冲溶液中,中性红在玻碳电极上产生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随着DNA的加入,NR的氧化还原峰电流ip明显下降,表明NR与DNA结合,溶液中游离的中性红减少.向体系中继续加入根皮苷(素),中性红的氧化还原峰回升,体系中游离的中性红增多.由于药物与中性红在DNA上有共同的结合位点,药物与DNA结合会游离出中性红.吸收光谱法证实了竞争结合的机制.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根皮苷和根皮素与DNA结合的程度有明显差异,根皮素与DNA作用程度明显强于根皮苷.
推荐文章
槲皮素与DNA的电化学作用研究
槲皮素
DNA修饰玻碳电极
循环伏安法
计时库仑法
苹果渣根皮苷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性分析
苹果渣
根皮苷
响应面
提取
抗氧化
植物根际放线菌分离方法初探及根皮苷降解活性分析
植物根际
放线菌
分离
根皮苷
降解
DNA与中性红相互作用电化学和光谱研究
中性红
DNA
电化学
紫外-可见光谱
嵌插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以中性红为电化学探针考察根皮苷、根皮素与DNA的作用
来源期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循环伏安 鲱鱼精DNA 根皮苷 根皮素 中性红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1-224,258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46.91|R96|O657.1
字数 34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880.2009.0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鋆植 三峡大学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89 635 15.0 22.0
2 杨昌英 三峡大学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48 176 8.0 11.0
3 代忠旭 三峡大学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2 47 4.0 5.0
4 于兹赢 三峡大学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循环伏安
鲱鱼精DNA
根皮苷
根皮素
中性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月刊
1001-6880
51-1335/Q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16号
62-107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6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6040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