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人工栽培柞蚕蛹虫草高产条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孢子分离技术选育菌种保证了虫草高产;接种不同状态的菌种时,液体菌种效果好,硬化率高,从而产量也高;接种剂量在0.3~0.5mL时蛹体完全变僵蛹时间明显短,产量也高,接种剂量小于0.2 mL时,僵蛹时间长,容易感染杂菌,头部基本坏掉,影响了产量;菌丝生长期25℃恒温培养,蛹体完全变硬时改20℃恒温培养,蛹体硬化快,子实体分布均匀,长势好,产量较高.
推荐文章
蛹虫草人工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蛹虫草
品种
人工栽培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
高产
栽培
蛹虫草高产栽培技术
蛹虫草
栽培
发菌
气生菌丝
子实体生长阶段
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
旱育稀植
栽培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柞蚕蛹虫草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来源期刊 食用菌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柞蚕蛹 蛹虫草 高产栽培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栽培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5
页数 2页 分类号 S6
字数 9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357.2009.01.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温志新 辽宁省农科院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 22 137 6.0 11.0
2 李学军 辽宁省农科院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 22 94 6.0 9.0
3 李亚洁 辽宁省农科院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 33 235 7.0 14.0
4 孟楠 辽宁省农科院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 21 124 6.0 10.0
5 石理鑫 辽宁省农科院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 11 129 6.0 11.0
6 米锐 辽宁省农科院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 18 128 6.0 11.0
7 都兴范 辽宁省农科院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 24 187 7.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6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04)
二级引证文献  (9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2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柞蚕蛹
蛹虫草
高产栽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用菌
双月刊
1000-8357
31-1257/S
大16开
上海市奉贤区金齐路1000号
4-29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5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7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