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8年10月7日北京时间17点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授予美国芝加哥大学恩里科·费米学院的南部阳一郎,以表彰他发现了亚原子物理中对称性自发破缺的机制.奖项的另一半由日本筑波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的小林诚和京都大学理论物理汤川研究所(汤川研究所因汤川秀树而命名,他曾获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益川敏英分享,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对称性破缺的起源,并由此预言了自然界中至少三个夸克家族的存在。
推荐文章
量子世界不再“与世隔绝”——解读201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
世界
美国科学家
解读
隔绝
量子
诺贝尔文学奖
科罗拉多大学
巨磁电阻效应的发现及其应用——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评述
诺贝尔奖
物理
巨磁电阻效应
信息技术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和重力测量——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评介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
重力测量
诺贝尔物理学奖
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基本状况的分析
诺贝尔物理学奖
物理学
一百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物质世界的不对称之美——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来源期刊 物理教学探讨:高中学生版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诺贝尔物理学奖 物质世界 不对称 斯德哥尔摩 芝加哥大学 汤川秀树 理论物理 京都大学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5
页数 2页 分类号 O4-0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宗良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诺贝尔物理学奖
物质世界
不对称
斯德哥尔摩
芝加哥大学
汤川秀树
理论物理
京都大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教学探讨:高中学生版
月刊
1003-6148
50-1061/G4
重庆北碚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物理学院
出版文献量(篇)
109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