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高强钢的低匹配接头应用,采用有限元计算的方法,考察了匹配比、盖面焊道加宽对对接接头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度匹配的影响虽仅限于包围焊缝的小区域,但该小区域包含了疲劳破坏的所有危险区域;随匹配比增加,焊趾横向残余应力降低,纵向残余应力增加;随焊道加宽低匹配对接接头的横向残余应力和纵向残余应力仅稍有增加,但峰值位置改变,普通低匹配对接接头横向残余应力峰值位于母材区,而焊道加宽的等承载设计对接接头横向残余应力峰值位于焊趾.
推荐文章
锆管环焊接头残余应力有限元模拟及分析
锆管
ABAQUS软件
生死单元技术
温度场
残余应力场
不锈钢地铁车顶典型焊接接头有限元分析
地铁车顶
MAG焊
典型接头
温度场
残余应力
转向架构架标准焊接接头残余应力数值模拟
残余应力
T型接头
对接接头
数值模拟
汽车车架支座及焊接接头的有限元分析
车架
有限元分析
焊接接头
强度匹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强度失配对接接头残余应力分布的有限元预测
来源期刊 焊接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匹配比 残余应力 对接接头 焊趾
年,卷(期) 2009,(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10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G115.2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360X.2009.08.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建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12 1364 21.0 29.0
2 方洪渊 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93 2161 24.0 33.0
3 刘雪松 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04 1305 21.0 30.0
4 赵智力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7 80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匹配比
残余应力
对接接头
焊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焊接学报
月刊
0253-360X
23-1178/TG
大16开
哈尔滨市和兴路111号
14-1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92
总下载数(次)
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