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发射小口径杆式穿甲弹对30CrMnMo装甲钢板进行穿甲侵彻嵌入试验,并对靶板弹坑剖面进行扫描电镜观测及能谱分析.装甲板弹孔底部剖面除了产生绝热剪切带外,还观测到弹坑底部下面深1~2mm处形成一条或几条冠状裂纹.无论穿甲弹芯是钨合金还是钨纤维复合材料,弹坑底部均产生冠状裂纹.侵彻过程中,弹体破坏变形局部化和弹芯头部材料不断销蚀,造成弹、靶接触区域局部瞬间不均匀卸载,卸载波相互作用可形成局部围绕弹坑底部的冠状裂纹.冠状裂纹与绝热剪切带在局部区域交汇,构成穿甲侵彻过程中装甲钢板破坏的前期模式.
推荐文章
基于射流变形机理被动电磁装甲板间距优化分析
被动电磁装甲
结构优化
射流
临界电流
阿尔芬波速
SiC增强颗粒分布规律对梯度装甲板抗侵彻过程的影响
固体力学
抗侵彻
LS-DYNA
梯度装甲板
Sic增强颗粒
弹丸对铝合金装甲板斜侵彻的数值模拟
斜侵彻
铝合金
有限元
方向角
破甲弹坑内壁剪切带形态与成因分析
破甲
绝热剪切带
相变
裂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装甲板弹坑底部冠状裂纹的观测与分析
来源期刊 兵工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爆炸力学 装甲钢 侵彻 绝热剪切带 冠状裂纹
年,卷(期) 2009,(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79-158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J1012.4|TG142.33
字数 22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1093.2009.1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荣光 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19 103 7.0 9.0
2 杨明川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12 42 3.0 6.0
3 黄德武 沈阳理工大学装备工程学院 38 244 9.0 13.0
4 王猛 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34 150 7.0 10.0
6 刘岩 沈阳理工大学装备工程学院 4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爆炸力学
装甲钢
侵彻
绝热剪切带
冠状裂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兵工学报
月刊
1000-1093
11-2176/TJ
大16开
北京2431信箱
82-144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4490
相关基金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
英文译名:Key Laboratories for National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官方网址:http://www.costind.gov.cn/n435777/n1101705/n1101918/n1101928/81194.html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