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脂多糖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7组,每组5份,并施以不同的处理:(1)对照组;(2)LPS0.1组(脂多糖终浓度为0.1μg/mL);(3)LPS1组(脂多糖终浓度为1μg/mL);(4)LPS10组(脂多糖终浓度为10μg/mL);(5)P4(丙泊酚终浓度为4μg/mL)+LPS10组;(6)P40(丙泊酚终浓度为40μg/mL)+LPS10组;(7)I40(脂质溶剂的体积和浓度同P40组)+LPS10组.孵育6 h后测定内皮单层滤过系数(Kf)和蛋白质渗透压反射系数(σ)以反映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变化.用MTT法测定内皮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硝基酪氨酸(nitrotyrosine,NT)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LPS呈浓度依赖性使内皮细胞Kf增加、σ减少,NT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细胞存活率降低(P<0.01),且NT表达与细胞存活率之间呈负相关;P4+LPS10及P40+LPS10两组可显著减少LPS引起内皮细胞Kf和σ的变化,抑制NT蛋白的表达并提高细胞的存活率(P<0.01).I4+LPS10组无上述保护效应.结论 丙泊酚可减少LPS所致单层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增加,提高细胞存活率,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的过量生成密切相关.
推荐文章
己酮可可碱对脂多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的保护作用
己酮可可碱
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
脂多糖
TNFα增加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与其激活P38 MAPK和黏附因子重新分布有关
血管内皮黏附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血管内皮细胞
RhoA介导凝血酶或脂多糖诱导内皮细胞株单层通透性增高
凝血酶
脂多糖
HUVEC
细胞骨架
通透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丙泊酚对脂多糖诱导的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广东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丙泊酚 脂多糖 内皮细胞 亚硝基化合物
年,卷(期) 2009,(8)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64-106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
字数 29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9448.2009.08.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巨 广东省中医院麻醉科 7 34 4.0 5.0
2 彭为平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麻醉科 9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丙泊酚
脂多糖
内皮细胞
亚硝基化合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学
半月刊
1001-9448
44-1192/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46-66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55
总下载数(次)
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