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介绍了北斗定位和北斗授时的厂作原理,并通过实验分析了北斗一号的授时能力.实验中测量本地UTC时间的秒脉冲与北斗接收机输出的秒脉冲之间的时差.每秒测量一次,连续测量780s;重复测量10次.对于每次测量得到的780s的测量值,每15s的数据用最小二乘法二次项拟合,计算该测量时间段中点的拟合值,得到52个时差拟合值,再由该52个时差拟合值用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计算该次测量时间起点的拟合值,得到本地UTC时间的秒脉冲与北斗接收机输出的秒脉冲的时差测量值.实验测得北斗单向授时的定时偏差为44.1ns,定时稳定度为6.5ns,该结果要好于目前报道的北斗单向授时100 ns的精度.
推荐文章
无源北斗一号接收机测距测速精度分析
测距测速
气压高度
几何误差因子
华龙一号操作干预水平研究
操作干预水平
核应急
华龙一号
严重事故
南京地铁一号线末班车客流分析与发车时间优化探究
末班车
客流分析
行车时刻表
乘车原则
涩北一号气田的开发规划
气田开发
开发规划
涩北气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斗一号时间传递能力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电子测量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北斗一号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授时 秒脉冲 最小二乘法
年,卷(期) 2009,(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设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M938.7
字数 30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7300.2009.08.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军 17 79 6.0 8.0
5 张静 17 48 5.0 6.0
6 杨志强 3 2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4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北斗一号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授时
秒脉冲
最小二乘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测量技术
半月刊
1002-7300
11-2175/TN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79号
2-336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342
总下载数(次)
50
总被引数(次)
467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