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体外研究甘草、黄芪浸出液对口腔常见致龋菌的抑制效果,并与国外致龋菌抑菌产品(MI)进行比较.方法:选用陇产甘草、黄芪为原料,以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为实验菌株,利用其选择性培养基进行液体培养,在培养基中添加不等量的药物,测培养24hrs后菌液的OD值、PH值,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甘草、黄芪浸出液分别对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的生长、产酸均有抑制效果,与国外同类抑菌产品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甘草、黄芪浸出液对口腔主要致龋菌有抑制作用.
推荐文章
微量法筛选黄芪提取液联合左氧氟沙星体外有效抑菌浓度的研究
黄芪提取液
左氧氟沙星
抑菌浓度
协同效应
11种中药对致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中药提取物
体外抑菌
犊牛腹泻
牛津杯法
甘草活性成分提取及抑菌活性研究
甘草饮片
甘草酸
甘草总黄酮
抑菌
不同浸出液对柱状田头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除麦麸浸出液外,其余各种自然物质浸出液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柱状田头菇(Agrocybe cylindrcea)菌丝体的生长,其中尤以鱼粉浸出液的效果最为显著,豆粉、废菌糠的浸出液对菌丝体生长也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当加入的浸出液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其促进作用趋于平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草及黄芪浸出液对致龋菌的体外菌抑作用
来源期刊 陕西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甘草/药理学 黄芪/药理学 @菌抑作用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方药纵横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1-34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
字数 26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369.2009.03.07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祥一 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 43 118 7.0 7.0
2 车团结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 37 114 5.0 9.0
3 张金婷 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 5 17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20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草/药理学
黄芪/药理学
@菌抑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中医
月刊
1000-7369
61-1105/R
大16开
西安市西华门2号
52-2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163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09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