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几种显示新型隐球菌的组织病理学染色方法.方法 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法、PAS染色法、阿尔辛蓝染色法和六胺银染色法对我院尸体剖验的7例新型隐球菌病病例的肺、脑组织进行了染色.结果 上述方法均町显示肺、脑组织中的新型隐球菌,其中在HE染色中,新型隐球菌旱现隐约的淡粉红,轮廓不很明显,较难发现;阿尔辛蓝法显爪的新型隐球菌夹膜呈蓝色;PAS法显示的新型隐球菌呈紫红色;六胺银法显示的新型隐球菌呈黑褐色,菌壁四周深黑,中间为空白区,镜下极易辨认.结论 六胺银法是显示新型隐球菌效果最好的方法.
推荐文章
6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和病理分析
新型隐球菌
脑膜炎
临床表现
病理学
误诊
鸡痛风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蛋鸡
痛风
尿酸盐
真菌的组织病理学特殊染色
特殊染色
真菌病
组织病理学
浅谈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
教学
口腔组织病理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几种显示新型隐球菌的组织病理学染色方法的应用比较
来源期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新型隐球菌 染色方法
年,卷(期) 2009,(1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85-168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72|R379.5|R446.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5404.2009.17.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德玉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病理学研究所 53 368 11.0 16.0
2 辛榕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病理学研究所 28 231 10.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型隐球菌
染色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半月刊
1000-5404
50-1126/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30号
78-9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739
总下载数(次)
28
总被引数(次)
9785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