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噎膈的古文献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药物分析表明,补虚药在古代噎膈用药中占第一位,说明体虚是发病的前提.补虚有补气、补阳、补阴、补血之分.从统计的数据来看,补虚药占总用药频次的21.72%,而补气药就占到了总用药频次的13.36%,以甘草、人参、白术为多.对于噎膈的病因病机,古人认为七情失调也是导致噎膈形成的主要因素,以忧思恼怒多见.从数据统计中看出,理气药占到总用药频次的第二位,以陈皮、青皮、枳壳为多;化痰药占到总用药频次的11.94%,而半夏、前胡、桔梗最为常用.
推荐文章
古医籍哮喘治疗探究
古医籍
哮喘
治疗
基于敦煌遗书及古医籍中同名当归丸辨治疾病 用药规律研究
敦煌遗书
古医籍
同名当归丸
文献研究
基于敦煌遗书及古医籍中前胡汤辨治疾病用药配伍规律研究
敦煌遗书
古代医籍
同名前胡汤
用药
配伍规律
古医籍知识图谱目录数据库的研究
古医籍
中医目录
数据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古医籍治疗噎膈方药的初步分析
来源期刊 河南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噎膈 用药频次 补虚药 理气药 化痰药
年,卷(期) 2009,(10) 所属期刊栏目 中医文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103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56.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司富春 115 1281 22.0 31.0
2 李迎霞 3 11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10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噎膈
用药频次
补虚药
理气药
化痰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中医
月刊
1003-5028
41-1114/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号
36-40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77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787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