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牙齿漂白剂影响的部位主要是口腔黏膜及牙体硬组织,课题组前期已进行细胞毒性试验和短期全身毒性试验,参照国家标准YY/T0279-1995中规定的口腔黏膜刺激试验作进一步生物安全性评价.目的:评价以Carbopol或PVP为增稠载体配制的10%过氧化脲漂白凝胶对口腔黏膜的刺激性,并与同类商品Opalescence 漂白剂进行比较.设计、时间及地点:材料学体外对照观察,于2005-10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材料教研室完成.材料:60-70 d龄的雄性金色仓鼠30只,颊囊无痫变,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以Carbopol或PVP为增稠载体的10%过氧化脲漂白凝胶由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材料教研室配制,进口漂白剂Opalescence为美国Ultradent公司产品.方法:将直径5 mm的棉片分别浸透3种受试材料:以Carbopol为增稠载体配制的10%过氧化脲漂白凝胶、以PVP为增稠载体配制的10%过氧化脲漂白凝胶、以进口漂白剂Opalescence配制的10%过氧化脲漂白凝胶,每种受试材料取10只大鼠.同时选片j新调和的熟石膏作为对照材料.用无创缝线将3种受试材料浸透的棉片随机固定于一侧颊黏膜极低处,将对照材料熟石膏固定于另一侧颊黏膜极低处,24 h后处死.主要观察指标:大体观察结果,组织学评价.结果:各组试样均固定良好.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黏膜粗糙,局部轻微充血、肿胀,未见糜烂渗出及溃疡反应,反应程度为轻度.对照材料不具有口腔黏膜刺激性,而3种受试材料均具有口腔黏膜刺激性,组问比较无明显差异.与受试材料接触的颊黏膜上皮完整,角化层增厚;局部上皮细胞轻度增生,黏膜下结缔组织巾有少量血管扩张、充血,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各层排列整齐,局部出现空泡变性.结论:以Carbopol或PVP为增稠载体的10%过氧化脲漂白凝胶具有口腔黏膜刺激性,但与临床常用的Opalescence 10%漂白凝胶的刺激性无明显差别,并不会导致组织长期永久性改变.
推荐文章
过氧化脲漂白剂的配制与标定
漂白
过氧化脲
过氧化氢
过氧化脲漂白剂的临床效果评价
漂白
过氧化脲
四环素牙
牙齿敏感
牙龈刺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增稠载体过氧化脲漂白凝胶对口腔黏膜的刺激性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口腔黏膜刺激试验 增稠载体 过氧化脲 漂白
年,卷(期) 2009,(21)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85-408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18
字数 43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09.21.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晓玲 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口腔科 2 1 1.0 1.0
2 何惠明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3 19 1.0 3.0
3 赵信义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2 1 1.0 1.0
4 马妍 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口腔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口腔黏膜刺激试验
增稠载体
过氧化脲
漂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