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世纪之后的柏拉图研究可谓是汗牛充栋,但其解读路径大致可以寻从三条线索:一即批判哲学至古典唯心论一线,二为沃尔夫和伯克以来的历史考证语文学学派,三是施莱尔马赫、小施莱格尔的浪漫派解释学。本文的目的在于梳理19世纪至20世纪解释学领域对柏拉图的解读,通过对19世纪施菜尔马赫学派和赫尔曼学派之争的考察,以及20世纪的图宾根学派以及施特劳斯学派对柏拉图对话解读模式的探寻,以思考施特劳斯对“古今之争”这一重大问题的理解思路,以更好认清现代西方文明产生的危机及其解决方案。
推荐文章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解读文本
小学数学
教师教学
解读文本
语文教学如何解读文本
语文课堂
语言魅力
价值取向
高考地理试题中如何解读地理景观图
高中地理
景观图
解读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如何解读柏拉图的著作
来源期刊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统一论 发展论 图宾根学派 未成文学说 施特劳斯学派 古今之争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7
页数 6页 分类号 B502.23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志敏 四川外语学院外国哲学研究所 12 45 4.0 6.0
2 方旭 四川外语学院外国哲学研究所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统一论
发展论
图宾根学派
未成文学说
施特劳斯学派
古今之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季刊
重庆市沙坪坝区四川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
出版文献量(篇)
43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