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旋转角度及影像学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4具C1-T1段甲醛浸泡成人颈椎标本,2男2女,年龄28~40岁.试验前摄X线片和行CT扫描,用自制夹具分别固定C2-C4、C5-T1,并施加屈曲和旋转暴力,使标本分别在侧屈旋转、前屈旋转下模拟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并部分模拟肌肉收缩,最后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 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平均旋转角度为19.75°,椎体平均前方移位为3.68 mm.以本试验摄片标准,0°、10°、180°、190°时损伤节段下位可见椎间孔;150°、160°、00°、-10°时损伤节段上位可见椎间孔,损伤节段关节突交锁或紊乱.交锁侧前斜位椎间孔变大,对侧前钭位椎间孔变小.CT平扫可见椎体旋转、关节突裸露征、关节突骨折等特点;冠状面三维重建可见双侧不对称;矢状面重建清晰可见关节突交锁.结论: X线和CT表现都可作为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诊断依据,CT表现能更好地诊断单侧关节突交锁.
推荐文章
单侧性寰枢关节半脱位的X线诊断
寰枢关节
半脱位
放射摄影术
伴关节突交锁的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策略
下颈椎骨折脱位
关节突交锁
颅骨牵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脱位的旋转角度及X线和CT表现的试验观测
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颈椎 椎关节突关节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诊断
年,卷(期) 201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5-928
页数 分类号 R6
字数 39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0034.2010.1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宝林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 63 350 10.0 15.0
2 马洪顺 吉林大学基础力学实验室 245 1261 17.0 23.0
3 朱庆三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 128 837 15.0 21.0
4 刘景鑫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卫生部放射生物重点实验室 45 88 5.0 7.0
5 吕中文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卫生部放射生物重点实验室 5 7 2.0 2.0
6 高来颖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卫生部放射生物重点实验室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椎
椎关节突关节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伤
月刊
1003-0034
11-2483/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甲16号
82-393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2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1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