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用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技术合成的Rh5/PR8融合病毒株的免疫学特性,为人工合成的融合流感病毒株,作为疫苗株的免疫性、有效性、稳定性及可持续性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用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技术合成减毒Rh5/PR8融合病毒株,用动物实验确认此病毒株的免疫原性、免疫稳定性及免疫防御实验确认防御效果.结果 人工合成的Rh5/PR8融合病毒株除HA外,均来自A/PR/8/34(PR8),HA来自H5N1强致病性鸡流感病毒,剪除第346-349的碱性氨基酸(RKKR)部位.用灭活Rh5/PR8病毒免疫鸡后,平均抗体水平HI Titer达到29以上,持续达1个月之久;免疫原在一定条件下保存2个月及4个月后重复上述实验,抗体水平上升与立即免疫组相似,有效抗体水平可持续到免疫后7个月以上,表明Rh5/PR8病毒HA5抗原稳定,不易被降解;免疫防御实验表明:非免疫组鸡的死亡率达到60%左右,而免疫组无死亡,防御率达到100%,表明免疫防御有效.结论用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技术合成的人工融合减毒病毒Rh5/PR8株,外来基因HA5抗原性安定、免疫原性可靠,有效抗体持续时间长,免疫防御有效.
推荐文章
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技术合成rH5/PR8融合病毒的生物学活性
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技术
流感病毒
强致病鸡禽类流感病毒
疫苗
银芩抗感微丸对流感病毒PR8株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
银芩抗感微丸
甲型流感病毒
PR8
肺指数
肺病毒载量
应用反向遗传技术研究流感病毒
反向遗传技术
流感
病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技术合成rH5/PR8融合病毒的免疫学相关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技术 流感病毒 强致病鸡禽类流感病毒 疫苗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1-894
页数 分类号 O657.72|Q523
字数 359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尚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 104 542 12.0 18.0
2 韩晓旭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 27 63 6.0 7.0
3 赵连爽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 32 199 9.0 13.0
4 才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 38 243 8.0 13.0
5 蔡鑫泽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 10 22 3.0 4.0
6 乔莹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 9 37 4.0 5.0
7 温庆华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 2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技术
流感病毒
强致病鸡禽类流感病毒
疫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0258-4646
21-1227/R
大16开
沈阳市和平区北二马路92号
8-175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4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49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