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沉重的独语”的双重资源 在1940年代的特殊历史境遇下.新诗的创作似乎处于“停滞”状态,但事实上。在西南联大校园内.一批诗人(冯至、穆旦等)以一种“新的抒情”方式潜深地推动着新诗的发展。而几乎同时.在北方沦陷区校园里的一些年轻诗人,包括吴兴华、沈宝基等,也在坚韧地探索着属于自己的“新的抒情”道路.
推荐文章
变身手艺人的设计师 ——振兴中国传统工艺的第三条道路
传统工艺振兴
设计师
手作品牌
新生活方式
"第三条道路"评析
第三条道路
市场经济变革与推进
实用主义
霸权主义
沦陷区故园诗歌析
沦陷区诗歌
故园诗歌
古城意象
解决移植用器官来源的第三条道路
器官移植
团结互助
义务回应
补偿
器官来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古典与现代之辨:新诗的第三条道路——以1940年代沦陷区诗人为中心
来源期刊 中外诗歌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40年代 沦陷区 诗人 新诗 道路 “新的抒情” 现代 古典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7
页数 2页 分类号 I206.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40年代
沦陷区
诗人
新诗
道路
“新的抒情”
现代
古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诗歌研究
季刊
重庆北碚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出版文献量(篇)
323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