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性'日益成为文学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而研究'文学性'所无法绕过的一个前提性问题当然是'什么是文学性'。但这也恰恰是当前'文学性'研究中一个争议最大的问题,至今没有达成一致意见。这是因为,'文学性'本不是纯粹客观地存在于一类叫做'文学'的事物中的永恒本质,它只是被历史地建构起来的言说文学本质的一个理论范畴。因此,要解答'什么是文学性',绝不是像给'文学性'下一个定义这么简单,而是至少要回答如下问题:作为一个理论范畴,'文学性'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它为何会遭到解构?当下'文学性'的重构有何意义?
推荐文章
文学性文本的诗意教学初探
语文教学
诗意教学
创新解读文本
保持一颗浪漫的心,回归语文教育的文学性
语文教育
文学性
文学素养
以“文学性”为中心:文学理论教学的结构重建
文学理论教学
“文学性”
结构重建
阅读
批评
浅谈电视散文的文学性
电视散文
影像
视听语言
文学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文学性:从“唯一特性”到“家族相似性”
来源期刊 中外文论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研究 理论 建构 本质 文学 文学性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14
页数 8页 分类号 I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卫华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学院 28 52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研究
理论
建构
本质
文学
文学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文论
半年刊
16开
北京市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