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的深刻转型,文化也随之转型,在中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自由开放的当代文化模式.伴随着文化转型,当代审美文化活动也出现了新变,呈现出一种与以往二元对立不同的审美范式,在此,私人审美得以凸显,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社会政治关怀,人们更加关注个体生命体验.当代文学创作也因着这种文化转型和审美新变而疏远以往的宏大叙事、国家政治关切,而更多地关注个人生活、私人体验,从而构建起人们的私人意义.
推荐文章
浅述汉族当代文学与蒙古族当代文学现状比较研究
汉族当代文学
蒙古族当代文学
比较研究
基于民间理念与当代情感解读中国现当代文学
民间理念
当代情感
现当代文学
谈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的构建与教学
当代文学
批评
创作
构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后审美与当代文学的私人意义
来源期刊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文化转型 后审美 当代文学 私人意义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文艺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9
页数 分类号 I0
字数 52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3210.2010.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海婷 暨南大学文学院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化转型
后审美
当代文学
私人意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季刊
1674-3210
13-1390/C
大16开
河北省廊坊市爱民西道100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94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559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