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05年国务院出台的"非公经济36条",清理了一大批与该文件精神不符的政策规章制度,被业界视为"力度空前"的政府文件,促进了民营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但让我们颇感失望的是,时至今日,国务院"非公经济36条"在一些重要的方面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一些部门出台的配套措施依然只顾各自的利益,有的政策相互掣肘,有的规定形同虚设.在一些垄断领域,仍有以行业准入门槛规定,限制民营经济的政策出台,不少有条件的民营企业、有能力的民间资本被拒之门外:在基础设施和某些有较高回报率的重要竞争性领域,部分垄断企业依托行政特殊扶持、银行信贷支持和自身固有实力,对市场控制更加强势:而在多数竞争性行业又已产能过剩,弄得民营企业走投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