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方法,并对方法学及临床应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用包被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 b、Ⅱb、Ⅲa、Ⅱ b/Ⅲa单克隆抗体的微球捕获与血小板GP结合的特异性抗体,加入FITC标记的羊抗人IgG抗体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结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4种单抗荧光强度比值与非ITP血小板减少组和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若将ITP组患者4种单抗荧光强度比值分别大于正常对照组上限1.37、1.24、1.48和1.19判断为阳性,则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敏感性为73.2%,特异性为94.3%;4种单抗联合检测总体敏感性明显高于改良间接单抗特异的血小板抗原固定试验(MAIPA)(P<0.05),且大于各单个抗体检测敏感性.结论 流式微球技术可以简便、快捷地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联合检测多种自身抗体可以提高检测阳性率,对于ITP的诊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推荐文章
血小板膜糖蛋白自身抗体检测新方法--流式微球技术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流式微球技术
血小板自身抗体
糖皮质激素
牛奶过敏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构建
食物过敏
牛奶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敏感性与特异性
双特异性反应
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检测及意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
检测
南宁地区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血小板同种抗体检测及特异性分析
血小板输注无效
同种抗体
CD36缺失
基因突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血小板特异性抗体
来源期刊 临床检验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流式微球技术 自身抗体 糖蛋白 血小板减少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检验技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11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46.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阮长耿 188 746 13.0 17.0
2 何杨 56 160 6.0 9.0
3 赵益明 50 194 7.0 10.0
4 朱明清 38 135 6.0 9.0
5 杨炳华 23 83 5.0 8.0
6 李锦霞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流式微球技术
自身抗体
糖蛋白
血小板减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检验杂志
月刊
1001-764X
32-1204/R
大16开
南京市中央路42号
28-10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50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395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