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体外预应力梁在承受荷载时,体外预应力仅通过转向块和锚固点作用在梁体上,由于体外索和混凝土梁变形不一致,存在着应力滞后现象,导致体外索和钢筋混凝土梁之间协调工作能力的大小不等.本文结合广西科学基金项目"体外预应力加固梁的试验",通过分析转向块的设置、体外索的形状、荷载类型、有效张拉预应力、体内非预应力钢筋的配筋率、偏心距、应力增量和混凝土度第几种影响因素,发现体外索和钢筋混凝土梁两者共同工作的规律:梁的刚度是决定体外索和钢筋混凝土梁两者共同工作的主要因素.本文结论对体外预应力基础理论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推荐文章
浅谈斜梁桥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
斜梁桥
体外预应力加固
斜交角
预应力束布置
大偏心体外预应力节段梁的非线性分析
体外筋,预应力,非线性,大偏心,
节段梁
体外预应力加固研究现状
桥梁工程
体外预应力加固
塑性区
新型UHPC连续箱梁桥的体外预应力锚固构造形式研究
桥梁工程
构造形式
有限元分析
体外预应力锚固齿块
超高性能混凝土
薄壁箱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体外预应力梁和体外索共同工作规律的研究
来源期刊 铁道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体外预应力 共同工作规律 体外索 钢筋混凝土梁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72
页数 8页 分类号 TU375.1|U448.35
字数 58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8360.2010.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益群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159 2646 29.0 45.0
5 金凌志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 71 315 9.0 13.0
6 邓波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 3 9 1.0 3.0
7 宋志刚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2 2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1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体外预应力
共同工作规律
体外索
钢筋混凝土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学报
月刊
1001-8360
11-2104/U
大16开
北京复兴路10号
2-308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8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554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