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摘要:
目的 观察新型多酸化合物POM-2长期应用对正常大鼠的毒传作用.方法 将POM-2以1/10 LD50、1/50LD50和1/100 LD50三个剂量给大鼠连续灌服90 d,并持续观察15 d,观察动物一般情况、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组织学指标变化,测量大鼠的体重、脏器系数,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OM-2各剂量组大鼠的血常规,血液牛化等指标无明显变化,主要脏器系数均无明显差异,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各组动物主要脏器均无毒性病理件改变.结论 该化合物未显示出明显的毒副作用,停药后未见药物延迟毒性反应.
推荐文章
新型多酸化合物POM-2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新型多酸化合物POM-2
微核试验
骨髓染色体畸变试验
Ames试验
毒理学
新型多酸化合物POM-2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新型多酸化合物POM-2
微核试验
骨髓染色体畸变试验
Ames试验
毒理学
酚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
发光菌
酚类
联合毒性
作用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多酸化合物POM-290 d毒性试验
来源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关键词 新型多酸化合物 长期毒性试验 血液学指标 脏器系数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3-644
页数 分类号 R994.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娟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90 971 18.0 27.0
2 李静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66 1816 22.0 29.0
3 于洗河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43 169 8.0 11.0
4 张洪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13 60 4.0 7.0
5 刘东艳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4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型多酸化合物
长期毒性试验
血液学指标
脏器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8259
61-1399/R
大16开
193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01
总下载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