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浅低温体外循环中搏动灌注对儿童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30例儿童随机分为搏动组(P组,15例)和非搏动组(NP组,15例).主动脉阻断期间,P组给予搏动灌注,NP组给予非搏动灌注;主动脉开放期间,两组均予以非搏动灌注.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麻醉后(T1)、体外循环开始(T2)、主动脉阻断后10 min(T3)、主动脉开放后3 min(T4)、体外循环结束(T5)、手术结束(T6)时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平均流速(Vm),记录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结果 在T3和T4,P组Vs、PI、RI显著高于NP组(P<0.05),两组Vd与Vm没有显著差异.在T5,P组Vd与Vm显著高于NP组(P<0.05),而PI与RI显著低于NP组(P<0.05),两组Vs没有显著差异.在T6,两组脑血流流速、PI、RI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搏动灌注增加浅低温体外循环后短期内脑血流量,维持脑血管顺应性,可能具有脑保护作用.
推荐文章
搏动灌注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中的临床应用
搏动灌注
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室缺修补术(附60例报告)
室间隔缺损
体外循环
低温
心脏不停跳
心内直视手术
浅低温体外循环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
低温
体外循环
婴幼儿
心脏缺损,先天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低温体外循环中搏动灌注对儿童脑血流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搏动灌注 儿童 脑血流 血管顺应性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135
页数 分类号 R654.1
字数 27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1403.2010.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血管外科 246 1362 18.0 25.0
2 朱德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血管外科 53 165 8.0 10.0
3 张海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血管外科 84 278 9.0 12.0
4 白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麻醉科 46 234 9.0 13.0
5 柏淑颖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血管外科 2 19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搏动灌注
儿童
脑血流
血管顺应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双月刊
1672-1403
11-4941/R
大16开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82-433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6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