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讨中药苦地胆有效成分苦地胆内酯的抗菌效果,用浓度为800 mL/L的乙醇溶液进行热回流浸提,制备苦地胆内酯的粗提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再结晶,制得苦地胆内酯类化合物,用薄层层析法进行苦地胆内酯检测与鉴定,并进行了苦地胆内酯类化合物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当浓度为2.0mg/mL时,苦地胆内酯类化合物对巴氏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沙门氏菌和鸡大肠杆菌呈现极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浓度分别为50、10 mg/mL时,苦地胆内酯类化合物对5种供试菌均有极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苦地胆内酯类化合物对供试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沙门氏菌、巴氏杆菌、鸡大肠杆菌、蜡状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313、0.313、0.156、0.625mg/mL和1.25 mg/mL;对蜡状芽孢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为2.5 mg/mL,对其他4种供试菌的最小杀菌浓度均为0.625 mg/mL.表明,苦地胆内酯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体外抗菌效果.
推荐文章
β-咔啉肟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
β-咔啉
肟酯
合成
抑菌活性
酶促核苷类化合物酯类衍生物的合成
核苷
酶促区域选择性酰化
脂肪酶
油用牡丹籽仁中茋类化合物超声波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油用牡丹
茋类化合物
响应面分析法
超声提取
抑菌活性
新型苦参碱肟酯类化合物的合成
苦参碱
肟酯
苯甲酰氯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苦地胆内酯类化合物的制备及其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兽医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苦地胆内酯 提取纯化 薄层层析 体外抑菌作用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10
页数 4页 分类号 S853.74|R28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驿 61 339 9.0 16.0
2 林红英 48 326 11.0 15.0
3 陈进军 61 427 11.0 18.0
4 聂芳红 34 274 10.0 16.0
5 巨向红 33 119 6.0 9.0
6 刘勇 3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苦地胆内酯
提取纯化
薄层层析
体外抑菌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兽医科学
月刊
1673-4696
62-1192/S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盐场堡徐家坪1号
54-33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3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60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