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与目的:尿路上皮癌是一种最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尿细胞学检查是诊断尿路上皮癌的经典方法,虽然特异度较高,但是敏感度偏低.目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计数分裂间期细胞的染色体倍数已成功应用于遗传学和肿瘤学研究领域.本研究旨在评价FISH在诊断尿路上皮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FISH检测100例血尿患者尿脱落细胞中3、7、9和17号染色体数目异常,以组织病理确诊为尿路上皮癌为金标准,评估FISH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并与尿细胞学检查结果做比较.结果:FISH诊断尿路上皮癌特异度为92.3%,敏感度为74.7%:尿细胞学诊断特异度为100%,敏感度为46.O%.两者相比,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尿细胞学相比,FISH诊断尿路上皮癌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相似的特异度敏感度,可作为诊断尿路上皮癌的新方法.
推荐文章
血尿的病因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于诊断尿路上皮癌的价值
血尿
病因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
尿脱落细胞检查
尿路上皮癌
尿脱落细胞荧光原位杂交检查阳性在尿路上皮癌中的临床价值
原位杂交,荧光
尿路上皮癌
分子探针
诊断
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病理诊断进展
膀胱尿路上皮癌
病理诊断
变异型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原位杂交
microRNAs
TERT启动子突变
FGFR3突变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可行性
膀胱肿瘤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检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诊断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癌症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尿路上皮癌 诊断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0.45|R737.1
字数 33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639.2010.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伟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63 315 11.0 14.0
2 梁建波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71 413 12.0 16.0
3 韦华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43 225 8.0 13.0
4 莫耀禧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13 34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荧光原位杂交
尿路上皮癌
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癌症杂志
月刊
1007-3639
31-1727/R
大16开
上海市东安路270号
4-575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6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