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阴沟肠杆菌ESBLs和AmpC酶的产生情况、AmpC酶的耐药基因型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选药参考.方法 采用VITEK-6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推荐的确证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K-B纸片法测定药敏结果;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筛选疑产AmpC酶阳性菌株,并通过酶粗提物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接合试验、PCR测序等实验分析该菌株的基因型.结果 157株阴沟肠杆菌ESBLs和AmpC酶总检出率分别为31.21%和32.48%,其中,单产AmpC酶、同产AmpC酶+ESBLs、单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17.20%、7.64%和23.57%;AmpC酶阳性菌株的耐药基因型:30株为DHA型,9株为CIT型.产酶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株,耐药现象在同产AmpC酶和ESBLs菌株中更为严重,产与非产AmpC酶(和)ESBLs菌株对哑胺培南的敏感率几乎达100%.结论 台州地区阴沟肠杆菌产ESBLs和AmpC酶菌株检出率较高,AmpC酶以DHA-1基因型为主.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呈高度耐药,限制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是减少产酶株流行的重要措施.
推荐文章
阴沟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AmpC酶基因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阴沟肠杆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AmpC酶
基因型
耐药性
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耐药的基础与临床
AmpC酶
阴沟肠杆菌
耐药性
序列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阴沟肠杆菌ESBLs、AmpC酶和AmpC酶基因型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来源期刊 疾病监测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AmpC酶 ESBLs 基因型 耐药性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3-446
页数 分类号 R5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10.06.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平 浙江省台州学院医学院 27 172 5.0 12.0
2 陈佳玉 浙江省台州学院医学院 4 13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18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阴沟肠杆菌
AmpC酶
ESBLs
基因型
耐药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疾病监测
月刊
1003-9961
11-2928/R
大16开
北京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20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