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探讨三叶香茶菜的人工栽培技术.用种子育苗进行移栽时间、种植密度及宿根栽培等试验.结果表明,4月10 日移栽,其产情分别比4月28 日和6月10日移栽的增加7.1%和50.0%,差异极显著;行、株距30 cm×10 cm的产量分别比30 cm×15cm、30 cm×20 cm、30cm×25 cm、40 cm×30 cm增加2.9%、20.0%、56.5%和140.0%.经方差分析,行、株距30cm×10 cm与30fcm×15 cm的产节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余各密度的产量间差异极显著;宿根三叶香茶菜的产量是新植的2.88倍.三叶香茶菜野生变家种可行.早播种、早移栽的产量较高;适宜的种植密度为行、株距30 cm×10~15 cm;采收茎叶后留下的根蔸可重新萌发新芽,并长成再生植株,宿根栽培产节较新植的高.
推荐文章
香茶菜人工种植技术
香茶菜
人工种植
技术
三叶木通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三叶木通
定植密度
施肥时期
氮磷钾配比
果用型三叶木通栽培技术
果用型三叶木通
栽培技术
苦菜的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研究
苦菜
繁殖技术
快繁技术
栽培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叶香茶菜的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特产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三叶香茶菜 人工栽培 产量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8
页数 分类号 S5/59.022
字数 21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721.2010.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勤 81 836 15.0 26.0
2 朱意麟 65 236 8.0 9.0
3 梁子宁 42 173 5.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叶香茶菜
人工栽培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特产研究
双月刊
1001-4721
22-1154/S
大16开
吉林市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聚业大街4899号
12-182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93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