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决山区高等级公路车辙深度过大的问题,针对不同工况从理论计算的角度提出如何控制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方法.采用有限单元法计算新建路面5年的车辙总量,探讨了有关参数对车辙的影响程度,提出了满足车辙要求的材料参数调整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借助车辙稳定阶段的线性变化规律并建立预测公式,可以有效地解决三维车辙模型计算的问题;沥青混合料时间硬化模型参数m对车辙影响较小,控制参数A,n值是控制车辙深度的关键;分析室内车辙试验的实际工况,代入改进后的材料参数,计算得到了使所有工况都满足标准所对应的动稳定度指标要求.采用该种方法计算得到的动稳定度指标对材料抗车辙是偏于安全的.
推荐文章
硬质沥青高模量混合料在重载路面中的应用
硬质沥青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
重载路面
干线公路
配合比设计
性能评价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实验综述报告
沥青混合料
马歇尔实验
稳定度
流值
综述报告
纤维沥青混合料最佳纤维掺量与动稳定度计算模型
道路工程
纤维沥青混合料
车辙试验
高温性能
最佳纤维掺量
略谈温拌沥青混合料在公路路面中的应用
温拌沥青混合料
公路路面
应用探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控制在山区公路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山区高等级沥青路面 时间硬化模型 车辙控制标准 动稳定度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9-603
页数 分类号 U416.2
字数 36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0505.2010.03.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晓明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552 11109 50.0 73.0
2 李昶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39 652 14.0 25.0
3 李凌林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5 33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7)
182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山区高等级沥青路面
时间硬化模型
车辙控制标准
动稳定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1-0505
32-1178/N
大16开
南京四牌楼2号
28-1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1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713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