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上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给个体生活和生命蒙上了巨大的阴影,很多青年人在混乱的生活现场中失去了理想的光辉,甚至陷入了生存的危机:而扭曲的价值观念和从众的集体无意识心理又使他们难以对生命作出冷静的思考。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理性精神和理想主义情怀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复苏。木兰的诗歌创作正好始于这一时期,
推荐文章
心灵与诗歌的对话--论中国古代诗歌的生命意蕴
中国古代诗歌
生命意蕴
人生价值
论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诗歌中"静"的意蕴
陶渊明
华兹华斯
归隐
人类精神意志简论
精神意志
目的性
盲目性
选择性
盲从性
坚定性
随意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木兰诗歌的精神意蕴
来源期刊 中外诗歌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诗歌创作 精神意蕴 木兰 20世纪80年代 理想主义 无意识心理 70年代 政治运动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I207.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诗歌创作
精神意蕴
木兰
20世纪80年代
理想主义
无意识心理
70年代
政治运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诗歌研究
季刊
重庆北碚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出版文献量(篇)
323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