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本体法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和乳液法ABS共混,研究了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本体法ABS质量分数为30%~50%时,共混体系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高于单组分的性能,与本体法ABS相比,增幅可达28%;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介于共混前2种ABS之间.动态力学研究表明,来自于2种工艺ABS中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相容性良好.
推荐文章
ABS/PC合金的研究进展
ABS
PC
合金
相容性
CPVC/ABS/AS与CPVC/ABS共混体系性能研究
氯化聚氯乙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
共混
力学性能
连续炭纤维增强ABS界面性能研究
连续炭纤维
ABS
复合材料
界面
浸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本体法ABS和乳液法ABS共混研究
来源期刊 合成树脂及塑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本体法 乳液法 共混 协同效应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0,47
页数 分类号 TQ325.2
字数 27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1396.2010.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强国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 11 93 5.0 9.0
2 王荣伟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16 88 6.0 9.0
3 孔雪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化工事业部 2 11 2.0 2.0
4 白瑜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7 24 3.0 4.0
5 王坚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13 18 3.0 3.0
6 傅荣政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本体法
乳液法
共混
协同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合成树脂及塑料
双月刊
1002-1396
11-2769/TQ
大16开
北京市房山区燕山岗南路1号发展研究中心《合成树脂及塑料》编辑部
2-92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32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