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岩体中结构面的展布及其组合特征决定了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和力学性状,影响着岩体的破坏方式.大瑞铁路澜沧江大桥所处的澜沧江构造带,具有高地震烈度、活跃的新构造运动、活跃的外动力地质条件、活跃的岸坡浅表改造过程等地质特征.工程区两岸节理裂隙等弱面发育,岸坡浅表改造过程强烈,导致岩体结构复杂.通过野外现场调查,对两岸边坡岩体结构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2检验与K-S检验法对结构面进行概率密度拟合,分析岩体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右岸的优势结构面有三组; (2)左岸的优势结构面有四组; (3)各组优势结构面产出状态数据均服从正态分布.在统计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两岸岩体结构的统计模型,并对边坡破坏模式进行定性分析,认为:(1)右岸边坡变形破坏模式为滑移-压致拉裂; (2)左岸结构面贯通性不好,主要的破坏模式是局部块体滑移.
推荐文章
大瑞铁路澜沧江大桥工程边坡稳定性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大瑞铁路
澜沧江大桥
工程边坡
变形机制
稳定性分析
大瑞铁路澜沧江特大桥岸坡稳定性分析
澜沧江特大桥
铁路桥
赤平投影
离散元法
强度分析
岸坡稳定性
稳定坡角
支流侵蚀对澜沧江上游亚贡倾倒体的影响
澜沧江上游
倾倒变形
支流侵蚀
演化过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瑞铁路澜沧江大桥工程边坡岩体结构特征研究
来源期刊 工程地质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大瑞铁路 澜沧江大桥 岩石边坡 岩体结构 优势方位 变形破坏模式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1-528
页数 分类号 U213.1+3
字数 39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9665.2010.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强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315 6378 40.0 68.0
2 杜宇本 37 307 9.0 16.0
3 郑光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17 150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46)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瑞铁路
澜沧江大桥
岩石边坡
岩体结构
优势方位
变形破坏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地质学报
双月刊
1004-9665
11-3249/P
大16开
北京北土城西路19号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82-296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5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78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