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测井、地震和岩心等资料,运用印模法(延9段+延10段+富县组的地层总厚度)对鄂尔多斯盆地子午岭地区侏罗系沉积前的古地貌进行了恢复.研究表明,研究区古地貌形态丰富多样,主要为高地、斜坡、冲沟、梁地和河谷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侏罗系沉积前古地貌与延10油藏、延9油藏和延8油藏的有利成藏关系,认为油藏主要分布于紧邻高地的斜坡等地势相对较高的地带.古地貌形成的有利成藏条件为下切河谷提供了来自延长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向上运移通道,斜坡控制着储层砂体的类型和分布规模,以及坡咀、沟间梁和残丘所产生的差异压实形成了后期构造圈闭的相对高点.
推荐文章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中侏罗统直罗组 砂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直罗组
地球化学特征
砂岩型铀矿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
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吴旗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与油藏
鄂尔多斯盆地
前侏罗纪
古地貌
沉积环境
斜坡
河谷
河间丘
梁油藏
川东地区下侏罗统大安寨段页岩气(油)成藏条件
四川盆地东部
早侏罗世
大安寨期
页岩气(油)
沉积-地层层序
储集空间
油气藏形成
有利勘探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沉积前古地貌对油藏成藏的有利条件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子午岭地区下侏罗统为例
来源期刊 天然气地球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子午岭地区 侏罗系 古地貌恢复 印模法 成藏分析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6-481
页数 分类号 TE1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孟祥宏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3 27 2.0 3.0
2 赵敏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28 123 5.0 10.0
3 王多云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30 504 13.0 22.0
4 李树同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22 1145 18.0 22.0
5 刘军锋 4 30 2.0 4.0
6 焦健 1 2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16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64)
二级引证文献  (138)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7(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8(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20(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子午岭地区
侏罗系
古地貌恢复
印模法
成藏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地球科学
月刊
1672-1926
62-1177/TE
大16开
兰州市天水中路8号
54-12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5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55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