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主体性是黑人文学探讨的一个重要主题,莫里森的小说<宠儿>深刻揭示了话语与主体性的辩证关系.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处于对抗的奴隶主与奴隶两大阶级,分别采取不同的话语形式,以期建立不同的话语秩序.奴隶主叙述以书写性文本为表述模式,巩固其权力并消解奴隶主体性.另一方面,奴隶们选择植根于黑人口头传统的口语性文本,与书写性文本形成对抗.莫里森将源于黑人口传文化的召唤-回应模式融入了小说创作,不仅使奴隶叙述成为一个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参与性、即兴性等特点的口语性文本,而且促成了奴隶叙述文本之间、奴隶个体之间的动态多重互动,奴隶最终得以重建主体性.
推荐文章
从托尼·莫里森《宠儿》中解构历史话语和重构历史真相
托尼·莫里森
《宠儿》
解构
重构
历史话语
历史真相
网络传播中的话语权问题研究
互联网
话语权
问题
对策
权势在交往中的话语控制作用分析
权势
语调
话题控制
话轮控制
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的话语沟通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
师生互动
话语沟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说《宠儿》中的话语对抗与主体动态重建
来源期刊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宠儿》 书写性文本 口语性文本 召唤-回应 主体性
年,卷(期) 201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9
页数 分类号 H315
字数 86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2869.2010.08.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丽玲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9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4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宠儿》
书写性文本
口语性文本
召唤-回应
主体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4-2869
42-1779/TQ
大16开
武汉市江夏区流芳大道特1号,武汉工程大学流芳校区,西北区1号楼504学报编辑部收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19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2148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