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解决多层多孔介质层间界面处含湿量不连续而使含湿量梯度不能直接作为质传递驱动势的问题,该文在仍然以含湿量梯度为质驱动势的条件下,对界面处的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进行适当改进,使对多层多孔介质热质耦合传递的模拟结果更符合实际,通过对已发表文献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利用验证改进后的模拟方法对新建建筑多层多孔介质围护结构进行模拟,并与以界面处的平均体积含湿量梯度作为质驱动势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发现:利用改进后的模拟方法模拟的围护结构干燥速度小于后者的模拟结果,模拟结果也更接近实际情况.
推荐文章
多孔介质粒径对建筑结构热质传递的影响
多孔介质
热湿迁移
粒径
环境因子
表面辐射对部分填充吸湿性多孔介质的封闭腔体内热湿耦合传递的影响
表面热辐射
自然对流
热湿传递
吸湿性多孔介质
封闭腔体
吸附除湿换热:弱关联热质耦合传递过程
传热传质
温湿度独立控制
单元式吸附除湿空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层多孔介质层间界面处的热质耦合传递
来源期刊 太阳能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热质耦合传递 层间界面处 含湿量梯度 质驱动势
年,卷(期) 2010,(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81-1286
页数 分类号 TU111.2+4
字数 336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孔凡红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13 86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质耦合传递
层间界面处
含湿量梯度
质驱动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太阳能学报
月刊
0254-0096
11-2082/TK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2-16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68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778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