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pH调节剂对大鼠灌胃灯盏花素(主要活性成分为野黄芩苷)后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UV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野黄芩苷的浓度.大鼠按以下3种方案灌胃灯盏花素40 mg·kg-1(以野黄芩苷计):(A)不加pH调节剂的灯盏花素混悬剂;(B)预灌pH 6-2碳酸氢钠-柠檬酸缓冲液后,给予不加pH调节剂的灯盏花素混悬剂;(C)灯盏花素混悬剂以碳酸氢钠-柠檬酸缓冲液调节pH值至6.2后,灌胃.结果 以方案A为参比,方案B和C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83.1%与162.4%.方案B和C间的AUC0→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方案A给药时吸收存在1~2 h的时滞,而以方案B和C给药时药物吸收迅速.溶解度-pH曲线表明,野黄芩苷在酸性条件下难溶,随着pH值升高,其溶解度增大.结论 pH值是影响野黄芩苷口服吸收的一个重要因素,预灌或共服pH调节剂以提高胃液的pH值,可以增加野黄芩苷在胃肠道上段的溶解度,从而增加吸收的速率与程度,使时滞明显缩短、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
推荐文章
不同助县剂对环孢素A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纳米粒大鼠口服后体内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环孢菌素
纳米粒
生物利用度
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
助悬剂
头孢克罗泡腾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头孢克罗
泡腾片
相对生物利用度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头孢羟氨苄分散片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头孢羟氨苄分散片
生物利用度
HPLC
绿原酸大鼠口服吸收绝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绿原酸
大鼠
口服吸收
绝对生物利用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H调节剂对野黄芩苷大鼠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野黄芩苷 灯盏花素 生物利用度 pH调节剂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9-333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
共引文献  (19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野黄芩苷
灯盏花素
生物利用度
pH调节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双月刊
1007-4406
31-1726/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8号
4-573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9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47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