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和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变异特点以及与血清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的关系.方法 将120例HBV DNA阳性CHB患者(HBeAg阴性和阳性各60例)与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纳入研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BeAg阴性和阳性组患者HBV DNA水平,直接测序法检测两组前C区G1896A变异及BCP区A1762T和G1764A变异,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10的水平.结果 120例HBV DNA阳性CHB患者HBV前C区和BCP区变异总检出率为60.00%(72/120),其中HBeAg阴性组变异检出率为80.00%(48/60),HBeAg阳性组变异检出率为40.00%(24/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0.00,P=0.000).HBeAg阴性组G1896A变异(38.33%)和联合变异(G1896A、A1762T和G1764A同时变异,25.00%)的检出率明显高于HBeAg阳性组(16.67%、0.00%)(分别χ2=7.06,P=0.008;χ2=17.14,P=0.000).变异组血清IFN-γ水平为(102.33±27.20)pg/mL,明显高于无变异组(79.18±16.43)pg/mL及对照组(35.77±4.23)pg/mL(分别t=5.72,t=19.33,均P=0.000);变异组血清IL-10水平为(28.13±7.00)pg/mL,明显高于无变异组(13.91±5.42)pg/mL及对照组(13.68±2.27)pg/mL(分别t=12.50,t=15.65,均P=0.000).结论 G1896A变异和联合变异更常见于HBeAg阴性CHB;G1896A和A1762T/G1764A变异与血清细胞因子IFN-γ和IL-10水平升高有关.
推荐文章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前C区A83变异株的检测
肝炎病毒,乙型
变异(遗传学)聚合酶链反应
多肽性,限制性片段长度
958例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BCP区变异检测及其意义分析
肝炎病毒,乙型
前核心区
基本核心启动子
变异
2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BCP区突变分析
乙型肝炎
HBV前C
BCP区突变
HBeAg
基因测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区及BCP区变异与血清细胞因子的关系
来源期刊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炎,乙型,慢性 肝炎病毒,乙型 前核心区 基本核心启动子 基因变异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10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0-323
页数 分类号 R512.6+2
字数 23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0.05.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孝华 18 95 6.0 9.0
2 李小芬 6 41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695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炎,乙型,慢性
肝炎病毒,乙型
前核心区
基本核心启动子
基因变异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10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月刊
1671-9638
43-1390/R
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42-203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3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95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