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9年的春天,玉渊潭的樱花喧闹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原苏联文学研究所所长、<苏联文学>主编刘宁静静地去世了. 结束了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他的儿子刘晓东,他的学生李正荣博士,我与我的儿子,在默默等候他的行将出炉的遗骨.遗骨交接时,工作人员询问我们,是否需要举行最后一程送行礼仪,我们都一致谢绝了.我们理解刘宁先生,他不喜欢吹吹打打,热热闹闹.他喜爱宁静,宁静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宁静地回归永恒.
推荐文章
红色和黑色在中俄文化的象征意义
颜色
共性
异性
象征意义
北仓:读一座城市的故事
北仓
二厂文创园
城市更新
城市文脉
空间
用“回音壁”架起一座沟通桥梁
桥梁
战斗堡垒作用
先锋模范作用
能源公司
光伏产业链
太阳能电池
党组织
党总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俄文化一座坚实的桥梁
来源期刊 俄罗斯文艺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往事与随想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100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俄罗斯文艺
季刊
1005-7684
11-5702/I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2-54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8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6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