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提高硅微陀螺仪的精度,对硅微陀螺仪的闭环校正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首先,推导了简化的开环系统传递函数,分析表明为了防止谐振峰值的出现,相对频差δf必须小于等于1/(2Qy).其次,利用反馈力矩器的负刚度效应,消除两模态的相对频差,提高系统的机械灵敏度.最后,在无频差情况下,设计一个带有无源阻抗网络的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integration-differentiation,PID)校正环节,校正后系统的相角裕度为52°,幅值裕度为18dB,闭环带宽为931 rad/s,实现了闭环系统校正.仿真和实验表明闭环校正电路是可行的.相对于开环检测,闭环校正系统的量程增加了1.6倍,标度因数非线性减小了45.6倍,零偏稳定性提高了2.56倍.同时,标度因数对称性、标度因数重复性、阈值和分辨率等性能都得到较大改善.
推荐文章
硅微陀螺仪闭环正交校正研究
检测电路
正交校正
校正电极
闭环控制
一种新颖的z轴硅微陀螺仪信号检测方案研究
硅微陀螺仪
灵敏度
动力学模型
Simulink
硅微Z轴谐振陀螺仪闭环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硅微Z轴陀螺仪
闭环伺服控制
校正环节
基于ARM的陀螺仪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测控系统
ARM
陀螺仪
μClinux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硅微陀螺仪闭环校正控制系统设计
来源期刊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硅微陀螺仪 闭环校正控制 负刚度效应 相角裕度 幅值裕度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8-373
页数 分类号 U666.123
字数 28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6030.2010.04.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寿荣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94 1158 19.0 28.0
3 杨波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74 553 13.0 19.0
7 黄丽斌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25 306 12.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硅微陀螺仪
闭环校正控制
负刚度效应
相角裕度
幅值裕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英文)
季刊
1672-6030
12-1458/03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31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810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