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受力部位颅脑摔跌伤后损伤程度和特征差异.方法 收集摔跌所致颅脑损伤68例,根据案情、受伤过程、临床体征、CT影像资料将受伤部位分为颅前部、颅侧部、颅后部;损伤类型分为颅骨骨折、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和脑挫裂伤;损伤数量分为单一和多发伤;颅骨骨折分为受力点骨折和非受力点骨折;脑挫裂伤分为冲击伤、对冲伤等.运用非参数统计χ2 检验比较其频数分布.结果 不同摔跌部位颅骨骨折和颅脑损伤程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颅后部摔跌颅骨骨折远离受力点多见,多发伤为主,而颅前部、颅侧部受力点骨折多见,单处损伤多见;颅后部、颅侧部摔跌后脑挫裂伤发生率高,以对冲部位多见,颅前部摔跌后脑挫裂伤发生率低,冲击伤亦多见.结论 摔跌部位不同颅脑损伤程度和特征存在差异,CT检查资料有助于损伤机制推断.
推荐文章
28例摔跌致死的法医学分析
法医病理学
脑损伤
摔跌
摔跌致颅脑损伤的部位特征及生物力学分析
摔跌
颅脑损伤
部位特征
生物力学
急性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68例临床分析
颅脑损伤
精神障碍
诊断
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68例临床分析
颅脑损伤
诊断
治疗
老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部位颅脑摔跌伤的特征分析68例
来源期刊 中国法医学杂志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法医损伤学 颅脑损伤 摔跌伤 CT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5-427
页数 分类号 D9
字数 23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728.2010.06.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邹冬华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 28 269 10.0 14.0
2 刘宁国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 45 348 11.0 16.0
3 陈忆九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 81 567 13.0 18.0
4 郑剑 南昌大学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 21 51 4.0 6.0
5 张建华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 39 161 9.0 11.0
6 赵辉林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影像科 15 95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39)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法医损伤学
颅脑损伤
摔跌伤
CT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法医学杂志
双月刊
1001-5728
11-1721/R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南里17号楼303室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8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42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