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材料研究与应用       
摘要:
通过熔融共混过程中原位接枝的方法制得聚丙烯酸丁酯接枝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复合材料,并探讨了制备复合材料的最佳加工条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结晶性能、微观形貌以及动态粘弹行为.结果表明,少量纳米粒子(质量分数≤3%)的加入即可对聚丙烯起到同时增强增韧的作用,制备原位接枝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复合材料的适宜加工条件为熔融共混温度180 ℃,共混时间10 min,转子转速60 r/min.结晶行为的研究表明,除了一些纳米粒子作为成核剂,大部分纳米粒子可能分布在基体的无定形相并起到物理交联的作用.微观形态观察表明,在拉伸和冲击作用下,因与聚合物基体间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改性纳米粒子从基体中脱粘时引发基体发生强烈的塑性变形,从而吸收大量的能量,并阻碍裂纹的扩展,对聚丙烯起到增强和增韧的作用.动态粘弹行为的研究进一步说明改性纳米粒子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得到大大加强.
推荐文章
微米二氧化硅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微米二氧化硅
聚丙烯
球磨接枝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聚丙烯(PP)/纳米二氧化硅S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纳米二氧化硅
硅烷偶联剂
改性聚丙烯
共混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聚丙烯复合材料界面相互作用研究
纳米粒子
聚合物复合材料
动态流变行为
双界面调控
二氧化硅/银复合材料研究
二氧化硅
复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原位接枝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材料研究与应用 学科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二氧化硅 原位接枝 聚丙烯酸丁酯 增韧增强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9-735
页数 分类号 TB332|TQ325.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981.2010.04.1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章明秋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7 1710 21.0 39.0
2 容敏智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8 1293 18.0 35.0
3 阮文红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9 93 5.0 9.0
4 王跃林 42 505 12.0 21.0
5 周彤辉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丙烯
纳米二氧化硅
原位接枝
聚丙烯酸丁酯
增韧增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研究与应用
季刊
1673-9981
44-1638/TG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长兴路363号广东省科学院科技创新园综合楼3楼
1991-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169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6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