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价血浆置换治疗慢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慢性肝衰竭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41例慢性肝衰竭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人工肝治疗,采用血浆置换(PE)法,应用MELD评分系统对每个患者进行评分,分析治疗前后的临床生化指标及MELD分值变化,观察所有患者3个月内的临床转归,探讨与MELD评分的关系.结果 PE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得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肌酐(Cr)、凝血酶原时间(PT)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及MELD分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治疗可显著降低MELD分值在20~29之间与MELD分值≥30这两个分值段患者的预期病死率(P<0.05),而不能降低MELD分值≤20这部份患者的预期病死率(P>0.05).结论 PE可显著降低慢性肝衰竭患者的TBIL、 Cr、INR和MELD评分,改善肝功能.MELD分值>20的者应积极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MELD≤20的患者可以积极内科保守治疗而不必急于人工肝治疗.
推荐文章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肝衰竭疗效观察
肝功能衰竭
血浆置换
人工肝
MELD评分系统对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患者疗效的评价
肝衰竭
血浆置换
终末期肝病模型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肝衰竭
乙型肝炎
血浆置换
疗效
低置换量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研究
肝衰竭
低置换量血浆置换
血浆灌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肝衰竭的MELD评价
来源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浆置换 肝功能衰竭/治疗 预后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8-439
页数 分类号 R575.3|R457
字数 18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492.2010.03.04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琰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感染病科 2 10 2.0 2.0
2 李文庭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感染病科 10 70 5.0 8.0
3 李宜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感染病科 16 71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81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浆置换
肝功能衰竭/治疗
预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492
34-1065/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26-3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5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7040
论文1v1指导